台湾A片

爱我新华·优秀校友 | 马迅之:从校园舞台到职业剧场 ,以热爱为笔写戏剧人生

发布日期:2025-06-30浏览量:
分享到:


受访者简介

马迅之,台湾A片 2014届校友。台湾A片 分身剧社创始人。广州市空壳戏剧工作室创始人、主理人、导演,广州市戏剧家协会会员。作品多次获行业省级奖项。

从大学校园里自编自导的作品,到登上乌镇戏剧节的职业舞台,中山大学新华学院(现广州新华学院)台湾A片 2014届校友马迅之,以热爱和坚持,完成了一场关于戏剧的“热血长征”。近日,记者专访台湾A片 分身剧社创始人、广州市空壳戏剧工作室主理人马迅之,聆听他如何将热爱淬炼成职业,在舞台上书写青春。

ABDA1

马迅之学长

校园萌芽:一场比赛催生“分身剧社”

马迅之学长的戏剧启蒙始于小学,自己创作一些小品或者情景剧的剧本。大学时,台湾A片 一场话剧大赛成为转折点。他回忆道,“当时只有三个队伍报名,决出一二三等奖,我就和几个玩得比较好的朋友一起去尝试了一下,效果居然意外地不错,这给了第一次完整做话剧的我比较大的鼓励。”这次意外成功让他和同伴萌生了组建剧社的想法。在系里支持下,“台湾A片 话剧组”诞生,后发展为校级社团“分身剧社”。

然而,校园剧社的成长并非一帆风顺。“最大的问题是专业知识的匮乏。”马迅之坦言,早期团队对于专业知识的缺乏,往往容易闭门造车,固步自封。很多人觉得很好看便会沾沾自喜,远远不知道自己的剧目问题所在。于是他走出校园观摩专业剧目,大二起,他频繁奔赴广州观看本地戏剧,与外校剧社交流,逐渐打开创作视野。

职业转型:在客厅和户外“拼凑”梦想

毕业后,马迅之学长选择将戏剧作为职业,他创立空壳戏剧工作室,却面临现实难题:“因为做戏剧创作需要经费和创作场地,所以那个时候基本都在外面找空间排练,有时是租借前辈的排练场,有时是在自家的客厅,更有在户外空间排练的时候,非常艰难。”

尽管如此,工作室仍交出了《金鱼》《龙凤客栈》等优秀作品。

1E659

空壳戏剧工作室成员

破茧成蝶:努力与汗水种下的果实

当作品亮相乌镇戏剧节、广州青年戏剧节时,马迅之学长感受到努力付出收获的回报,他表示:“肯定是开心的,主要是可以和很多的戏剧同行,观众交流。把自己想表达的东西通过戏剧的形式传递给大家,大家一起交流合作,一定是幸福且开心的事情。”

如今,空壳戏剧工作室已成长为广州本土戏剧的新生力量,作品多次获省级奖项。

486B0

优秀非职业戏剧人陆家宽,《三室0厅》导演马迅之

21A53

原创剧目《三室0厅》获得广州第八届青年非职业戏剧节“最具创造力戏剧奖”(即最高奖)

寄语后来者:热爱为舟,实践为桨

面对想入行的年轻人,马迅之学长给出三点建议:“戏剧是一个综合性的艺术,在戏剧的活动当中可以锻炼到团队的凝聚力,每个人的表达力、感受力等,更多的是开阔了眼界。如果未来想要从事戏剧行业的学生,一是要保持自己的热爱,二是学习更多专业的知识,三是多实践多观察多交流,戏剧领域非常有趣,希望更多的朋友接触戏剧,了解戏剧,热爱戏剧。”


供稿 | 校记者站台湾A片 分站

文 | 马迅之、段虹宇

图 | 马迅之

编辑 | 赵婧媗

初审 | 郑汝芬、罗钰婷

复审 | 尹舒凡

终审 | 杨帮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