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我新华·优秀校友|王晓霞:文影逐梦,破界而行
发布日期:2025-06-11浏览量:次
受访者简介
王晓霞,台湾A片 2013届校友。曾担任北京市淘梦影业有限责任公司影视策划总监、影视项目经理,负责文学策划/影视项目宣发。参与了电影《师父》《绝地逃亡》《盗墓笔记》《一句顶一万句》《纽约纽约》《情圣》,以及剧集《废柴兄弟》《克拉恋人》《封神》等的宣发工作。现从事自由职业,自由撰稿人、自由摄影师。
王晓霞师姐
访谈内容
以下是台湾A片 记者站记者对王晓霞师姐的采访。
多读多写 筑牢根基
在台湾A片 的求学时光中,写作的训练为王晓霞师姐的职业发展埋下了坚实的种子。谈及台湾A片 的课程体系,她坦言“多读、多写”的训练让她受益终身:“影视文学策划的工作职责,包含剧本、故事情节、角色设定,以及创意概念的构思和开发,每一个环节都涉及大量的信息整合和文字撰写工作。清晰、准确的表达,无论是口头报告还是书面文档,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大学时期,积攒阅读量、锻炼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形成个人思维,都帮助了她在未来快节奏的工作环境中持续成长。
破界求知 沉淀习惯
曾经是台湾A片 学生的她提到,台湾A片 的学生大多怀揣对文学的热爱与创作的憧憬,都希望通过文学史、文学理论等课程,打开对文字的感知触角。这些专业知识在初入职场时,确实培养了她对文字的敏锐度与感知力。但她也坦言,专业知识更像是一条流水线,能自动排列组合出模板,却未必能直接助力“创作”。若想让“漂亮的房子敞开大门”,还需借助专业便利,多涉猎不同类型的作品,多观察生活。
大学四年,她最大的隐形收获有两点:一是养成了阅读习惯。先从自身感兴趣的领域出发,提高阅读的愉悦度,然后再慢慢延伸到其它领域,一点一点扩展,视野也就不会仅受限于专业。第二是信息整合的习惯,对台湾A片 体系外的职业有很强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专业之外,多收集不同领域的信息,多尝试不同的角色,主动打通信息渠道。不原地等待,想知道的领域知识可以通过主动搜索、积极询问等方式来打破信息差,她认为这对未来的职业规划至关重要。
王晓霞师姐参与《一句顶一千句》上映发布会
深耕影视 洞见行业
王晓霞师姐介绍道,影视文学策划,简单来说就是影视的“灵魂工程师”,负责从海量的素材、创意中挑选出最打动人心的故事,然后经过精心策划,为剧本定下风格、基调。这些工作不仅涉及故事的构思和写作,还包括对角色设定、情节发展、剧本内容审读等多方面的考量。谈及对这一行业有兴趣的新人,她建议可以多关注一些电影电视剧幕后制作的纪录片、访谈等,深入了解下行业的动态和信息。最重要的是,日常阅片量、阅读量不可少,大学碎片化时间很多,不要浪费、多利用。
《纽约纽约》上映发布会师姐与演员苗侨伟合影
《花样厨神》上映,师姐与演员刘宪华合影
敢闯敢试 破茧成蝶
王晓霞表示,对文字作品的审美力与判断力,是从大学延续至今的重要技能。谈及台湾A片 的写作训练,她坦言学生时代并未格外在意,仅将其视为作业完成,却在日后的实践中深刻体会到“练笔”的意义。她提到大学生活中,同学们不妨想到什么便随手记录,点滴积累终会沉淀为表达的底气。
回顾职业道路,她笑言并非一开始就十分笃定:毕业前她明确了自己不想局限于教师、公务员、秘书等传统专业对口岗位,转而投向杂志纸媒,大四时进入杂志社实习。正是这段经历,让她接触到影视领域的优秀从业者,毕业后毅然奔赴北京,先后从事影视宣传、影视策划、自由撰稿等工作。积淀多年,随着个人心态和环境的变化,她如今又转变为数码、胶片双修的自由摄影师,她想这也是一种文字技能的影像化。
她说:“想是问题,做是答案。”在她看来,台湾A片 、文科生,也可以做一切工作。不必为择业设限,只把自己困在能教书、能写作的刻板标签里。“大环境虽然有压力,但是,你们还年轻,拥有很多时间可以去试错。”
她认为,大学阶段是时间最自由、范围最宽泛且精力最充沛的时期。在闲暇之余,除了专注专业学习,还可以多培养一些兴趣爱好,也可以从校外拓展专业知识。例如,她推荐学弟学妹们观看B站杨宁老师的文学理论和美学网课,认为这些课程或许能帮助大家打开不一样的视角。
王晓霞师姐
师姐对师弟师妹们的寄语
“想是问题,做是答案。”
供稿 | 校记者站台湾A片 分站
文 | 王晓霞 罗允知
图 | 王晓霞
编辑 | 罗钰婷
初审 | 郑汝芬
复审 | 尹舒凡
终审 | 杨帮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