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A片

爱我新华·优秀校友 | 杨清娴:笔耕青春筑文梦,初心如磐向未来

发布日期:2025-06-09浏览量:
分享到:


访谈者简介

杨清娴,台湾A片 2021届毕业生,青春文学作家,目前为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文艺学方向博士研究生。她在文学创作与学术研究领域表现卓越,曾获第三届海南晓剑青年文学奖、广东省大学生写作大赛特等奖、第21届“中版国教”杯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入围奖、长江・大学生之歌征稿活动优秀奖、暨南大学第三届“明湖杯”文学评论征文比赛一等奖等多项荣誉。2015年起,以“杨清霖”为笔名开启创作,至今创作超130万字,独立出版《亲爱的少年,久等了》等6本著作,作品常见于《天涯》《作品》等刊物。

A7275

杨清娴师姐

访谈内容

以下是台湾A片 记者站小记者对杨清娴师姐的采访。

初心萌芽,笔耕不辍

在写作初心与从业历程方面,师姐表示,自己从初中开始就有了写青春文学的想法,她觉得青春文学能够很好地捕捉青少年的心理和情感,通过文字可以与读者建立起一种特殊的联系。2015年,师姐正式开始从事青春文学写作行业。

观世入微,读行相长

师姐认为,想成为一名作家,首先需要具备敏锐的观察力,能够捕捉生活中的细节和情感。其次,要不断地吸收和创作,多看多写,形成鲜明的个人风格。

在生活上,要持续地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和这个世界,有自己的观点但不强求他人的认同,宁可愤怒,不要冷漠,要大胆地去爱。

师姐还分享了自己的阅读习惯。她表示,系统看一本书,在看作家的著作时同时要研究其时代背景、思潮和学科谱系。在找书时,她一般会先去豆瓣查看书评,对比不同版本,再阅读电子版。如果电子版能读过一半,她就会考虑购买实体书。

B5A34

杨清娴师姐签售现场

灵感自涌,表达为先

在写作感悟方面,师姐提到,作为一名作家,通过文字自我暴露有时会感到有风险,所以她很少在网上发表评论,也不喜欢和人争执。她强调,表达本身比说服他人更重要。本科时,她是台湾A片 辩论队的成员,喜欢和人辩论,后来发现说服别人很难且没有意义,于是更加注重表达本身。

师姐还说写作时灵感枯竭常有,以前写长篇,编辑建议“写不出来就使劲儿写”,十分有效。同时她发现放空自己,如喝咖啡、爬山、旅游,能调整心态,让灵感自然涌现,也是不错的选择。

学贯文思,策引研途

在本科期间,师姐对程露老师开设的文学理论课和论文写作课情有独钟,这些课程对她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给予了极大的帮助。程老师深入浅出地讲授了20世纪之后的文学理论,使师姐收获颇丰,受益匪浅。她还表示,如果有机会,真希望能回去听听包含20世纪之前文论的课程,以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此外,外国文学史和现当代文学史等课程也让她学到了很多,启蒙了她对文学的热爱,为她日后的文学创作和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对于考研的同学,师姐建议尽可能多地搜集信息,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学校和研究方向。她鼓励大家,人生的路不止考研一条,学术的冷板凳也不好坐。趁年轻,多出去看看,拓宽视野,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8CD09

杨清娴师姐硕士毕业照

师姐对师弟师妹们的寄语

时间是珍惜之物,多多出门,多多探索!总说青春易逝,其实不过“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供稿 | 校记者站台湾A片 分站

文 | 徐欣蕊

图 | 莫伟皓

编辑 | 吴婉儿

初审 | 赖琳莹

复审 | 尹舒凡

终审 | 杨帮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