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A片

主题团课 | “非遗”遗产化与资源化的蝶变新生

发布日期:2025-06-06浏览量:
分享到:


主题团课介绍

2025年6月4日16:00,台湾A片 团委举办的“‘非遗’遗产化与资源化的蝶变新生”主题团课于定静楼3-221教室准时召开。台湾A片 团委书记宋怡静老师以及全体酝酿入团积极分子共同参与了此次团课。

首先,主讲人宋怡静老师为上课同学们介绍了本次团课主题:“非遗”遗产化与资源化的蝶变新生——作为大学生我们能做的有哪些。希望同学们通过这次团课,清晰认知 “非遗” 内涵,经学习实践,探寻助力非遗传承发展的路径,为守护文化根脉添砖加瓦。这让每位参会人员意识到非遗活则传统活,非遗兴则文化兴。了解非遗知识、参与非遗实践、传播非遗价值,是大学生贴近传统文化的有效方式,更是青春助力非遗传承的担当体现。

23609

宋怡静老师作课前介绍

随后,宋怡静老师围绕“非遗”的制度化建构展开论述,深入探寻我国非遗保护发展历程与文化蜕变。2001年至今,我国44个项目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名册,总数居世界第一,彰显强大保护实力。

二十多年来,非遗保护走出中国路径,丰富民族民间文化经“遗产化”从自然性转为文化遗产自觉存在。遗产化带来诸多文化转变,像苗族姊妹节功能重塑、“回族汤瓶八诊” 与三江侗族花炮节实现文化共享、景颇族目瑙纵歌走向普遍、瑶族长发与毛南族花竹帽成符号、南宁民歌节推动文化从边缘到主流 。身为大学生,我们要关注守护非遗,让其焕发生机

425F3

宋怡静老师作非遗保护的介绍

2982E

互动环节同学们积极参与

紧接着,宋怡静老师围绕“非遗”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展开论述,探寻其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路径。当前,非遗加速资源化价值转型,成为地方旅游业、文化产业等发展及乡村振兴的核心驱动力,催生出“非遗+旅游”“非遗+扶贫”等“非遗新经济”模式 。

在“非遗+扶贫”方面,2018年7月起,文化和旅游部等推动设立非遗扶贫就业工坊,截至2019年,重点支持地区已设156家工坊,依托82个强带动性非遗项目推出142个特色品牌。非遗产业化进程中,知名设计师介入,国家政策支持,现代设计与传统工艺融合,催生文化创意产品,如羌绣传承人培训班上,设计师将传统纹饰绣于皮料,受市场欢迎;国家级非遗羌绣传承人杨华珍还成功授权个人IP 。

忧心保护传承到主动推动“两创”,非遗影响地域扩大、意义扩容,成为全民性文化资本并实现全球流通,身为大学生,我们应关注非遗资源化实践,助力传统文化绽放新光彩。

2C794

同学们认真听讲

最后,宋怡静老师对本次团课作出了总结。她表示:“十几年前,我们还在忧心如何保护和传承中华民族丰富的民族民间文化,多位学者振臂高呼,号召全民投入留住精神家园的保卫战;如今,我们看到,中华民族迎来高度文化自信,我们已不再仅仅坚守充满悲情色彩的阵地防御战,而是吹响了推动非遗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号角,发动一场主动出击战。”

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要把握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根脉,推进“两创”。以复兴为己任,传承非遗,在学习中创新担当,为文化繁荣出力,让非遗在新时代绽放光彩,共筑现代文明,以青春守护非遗,践行文化使命 !

3A9C2

宋怡静老师作团课总结

台湾A片 2025学年“非遗”遗产化与资源化的蝶变新生主题团课至此暂时告一段落。宋怡静老师向本次参会的所有成员致谢,感谢大家的热情参与和配合。

她表示,希望同学们能通过本次团课深入理解非遗传承与发展的意义,领悟文化遗产背后的精神价值,将这份对非遗的认知转化为守护传统文化的动力,在未来以实际行动传承非遗,践行中文人的文化担当,让古老非遗在新时代持续绽放光彩。

32DFE

全体参与人员合影


文 | 台湾A片 团委 张思婕

图 | 台湾A片 团委

编辑丨张思婕

初审 | 张紫欣 曾文博

复审 | 宋怡静

终审丨杨帮琰